工程案例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程案例

楚雄州“千万工程”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

类别:工程案例日期:2025-06-19 16:18:49
我要分享

  近日,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介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典型案例(第一批)的通知,楚雄州《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探索西部高原乡村振兴实现路径》作为全国8个地级市之一、云南省唯一一个入选的典型案例,入选全国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典型案例名单在全国推广,为西部民族地区、脱贫地区、高原山区学习“千万工程”提供了鲜活生动的范本。

  近年来,楚雄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州委、州政府的具体安排,下足“五大功夫”,构建“五全机制”,破解“五大难题”,梯次推进示范村、提升村、整治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。

  下足组织推动“硬功夫”,构建全链条统筹机制,破解“如何干”难题。坚持四级书记抓示范、完善政策抓落实、相互比拼树标杆,构建起组织领导、政策保障、工作落实“全过程”推进机制。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,广大群众积极参与,在产业增收、环境优美、和谐平安等方面展开良性竞争。

  下足分类实施“细功夫”,构建全方位推进机制,破解“怎么干”难题。实施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提升、万村整治”三年行动,构建百千万“全方位”推进机制,因地制宜推进学习“千万工程”经验。截至2024年底,楚雄州79个“示范村”通过省级核验,2000个提升村(自然村)通过州级核验,5637个自然村完成整治,农村人居环境“脏、乱、差”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,实现了村村干净整洁的目标。

  下足协同推进“真功夫”,构建全领域建设机制,破解“干什么”难题。加快构建乡村产业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“全领域”建设机制,通过实施“厕所革命、生活污水治理、生活垃圾治理、村容村貌整治提升”四个专项行动,促进绿美乡村建设;开展培育产业促进增收行动,着力强龙头、补链条、兴业态、树品牌。今年一季度,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.8%,分别高于全国0.6个百分点、全省0.4个百分点;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促和谐,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,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、移风易俗整治等工作,99%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。

  下足要素保障“实功夫”,构建全要素保障机制,破解基层“主动干”难题。坚持资金优先筹措、用地优先保障、人才优先保障,构建起“钱、地、人”全领域保障机制。通过“七个一点”资金筹备办法,两年内统筹各类资金52.8亿元投入乡村建设;对乡村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项目用地实行实报实销、应保尽保;在每个村培育3至5名致富带头人,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  下足动力激发“巧功夫”,构建全参与受益机制,破解“谁来干”难题。通过党支部组织发动、党员示范带动、群众主动参与的“全参与”联动机制,引导群众积极投身“清五堆”“治四乱”“建三园”行动,形成了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良好格局。